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均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但二者在原理和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生物膜法以附着生长型微生物为核心,通过在滤料、填料等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实现污染物降解。当污水流经载体时,微生物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有氧条件下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物质。常见的生物膜法设备如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转盘等,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量低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处理水质波动大、浓度较低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加工、印染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则依赖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群体 —— 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在曝气提供的充足溶解氧条件下,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微生物通过吸附、代谢作用去除污染物。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活性污泥沉淀分离,部分回流至曝气池维持微生物浓度,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该方法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但对水质水量变化敏感,污泥膨胀等问题可能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常用于城市污水及水质相对稳定、污染物浓度适中的工业废水处理,如化工、制药行业。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废水水质特性、处理规模、运行成本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